這是老公Terry發表在FB的網誌:
經第二階段作戰成效不彰後,開始思索之前的過程是否有所疏失或方向錯誤. 但檢討起來實在找不到懷疑之處可以驗證,只好把思緒朝向尚未把過敏原完全阻隔的方向,~~椰子~~油~~還是其他~~噯~~頭痛啊~~
為了先縮小範圍,所以還是先從椰子油的方向查訪,至少要確定排除這個已知的因子….除了積極上網搜尋椰子油的資訊外,也經常地到賣埸查看食品標示.而網路上椰子油的資訊往往與棕櫚油會同時出現,除得知這兩種油的飽和脂肪比例相當高(比豬油還高),若所用這兩種油所製成的氫化油時,因只氫化其比例很低的多元不飽和脂肪成為反式脂肪,所以食品加工過程中,使用時可大量降低反式脂肪的比例,以降到每單位0.3公克可標為”零”的法令標準,但一般消費者確不知人們吃進過多的椰子油與棕櫚油時,對身體健康有多大的影響,更何況是含有反式脂肪的”氫化植物油”.同理,果不其然,一般香煎與酥炸用油也離不開這範疇.但,市售商用的酥炸油幾乎是用棕櫚油製成,而非椰子油!!而且我們全家近一年來外食比例很低…正在納悶之際…有天我又到賣場逛逛,在油品區看看,除了上次購買的芥花油外,是否有適合的油品.此時一位油品商的駐場人員過來推銷一款芥花油,我看了一下,跟駐場人員說: “這款芥花油調合了棕櫚油,而我兒子對椰子油過敏,我現在自己做早餐麵食,不敢吃市售麵包.希望找Omega3含量高的油(棕櫚油Omega3含量很低)….”這時駐場人員脫口說出”對啊,那就不能外食了”,”棕櫚油就是椰子油”的話語,還強烈推銷他們的另一項產品”橄欖油”,這時可能警覺說錯話了,一溜煙地跑走,讓我無法再細問清楚!此時我才驚覺,事件可能沒那麼簡單..
回家後針對椰子油與棕櫚油的關係又上網查了許久…終於,查到”椰子在植物分類中,歸屬於棕櫚科.與東南亞製油的大宗經濟作物棕櫚為同一科目,難怪兩者特性相近,只差別在椰子果實的水分比棕櫚多很多.
此時心想,該不會連目前可能比大豆沙拉油更普及的棕櫚油都不能碰吧!?如果要阻絕棕櫚油的困難度很高嗎!?